Changhuan Huang的博客

设计模式六大原则(5):迪米特法则

12 July 2016 设计模式 设计模式六大原则

1.前言

得墨忒耳定律(Law of Demeter,缩写LoD)亦称为“最少知识原则(Principle of Least Knowledge)”,是一种软件开发的设计指导原则,特别是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。得墨忒耳定律是松耦合的一种具体案例。

2.正文

2.1 迪米特法则

该原则是美国东北大学在1987年末在发明的,可以简单地以下面任一种方式总结:

  1. 每个单元对于其他的单元只能拥有有限的知识:只是与当前单元紧密联系的单元;
  2. 每个单元只能和它的朋友交谈:不能和陌生单元交谈;
  3. 只和自己直接的朋友交谈。

自从我们接触编程开始,就知道了软件编程的总的原则:低耦合,高内聚。无论是面向过程编程还是面向对象编程,只有使各个模块之间的耦合尽量的低,才能提高代码的复用率。低耦合的优点不言而喻,但是怎么样编程才能做到低耦合呢?那正是迪米特法则要去完成的。

迪米特法则又叫最少知道原则,最早是在1987年由美国Northeastern University的Ian Holland提出。通俗的来讲,就是一个类对自己依赖的类知道的越少越好。也就是说,对于被依赖的类来说,无论逻辑多么复杂,都尽量地的将逻辑封装在类的内部,对外除了提供的public方法,不对外泄漏任何信息。迪米特法则还有一个更简单的定义:只与直接的朋友通信。首先来解释一下什么是直接的朋友:每个对象都会与其他对象有耦合关系,只要两个对象之间有耦合关系,我们就说这两个对象之间是朋友关系。耦合的方式很多,依赖、关联、组合、聚合等。其中,我们称出现成员变量、方法参数、方法返回值中的类为直接的朋友,而出现在局部变量中的类则不是直接的朋友。也就是说,陌生的类最好不要作为局部变量的形式出现在类的内部。

2.2 总结

迪米特法则的初衷是降低类之间的耦合,由于每个类都减少了不必要的依赖,因此的确可以降低耦合关系。但是凡事都有度,虽然可以避免与非直接的类通信,但是要通信,必然会通过一个“中介”来发生联系,过分的使用迪米特原则,会产生大量这样的中介和传递类,导致系统复杂度变大。所以在采用迪米特法则时要反复权衡,既做到结构清晰,又要高内聚低耦合。

3.参考资料

1.设计模式

2.迪米特法则

3.得墨忒耳定律